《2021美荷樓最新介紹請看:https://www.hongkongd.com/sham-shui-po/15031/》
我之前也有介紹過美荷樓,跟嘉頓麵包廠一樣,這幢美荷樓也是二級歷史建築,歷經多年的重建, 從以前六層高的徙置大廈,現在活化之後變了青年旅舍YHA,讓大家有機會可以親身住在歷史裡,加上一個很棒的老香港的生活體驗館,還有懷舊冰室和士多,感覺是一個蠻不錯的景點呢...
美荷樓重開差不多5年了,現在的美荷樓長怎樣呢?還值得去嗎?
《🇭🇰 阿金最新香港旅遊及文化平台香港D已經正式上線!!! 必看!!! 2021年最新消息!!! 阿金耗時10年時間打造, 新平台有更多更深入的最新香港介紹, 全新設計令你更快捷更直觀找到你想看的香港資訊和故事, 請繼續支持阿金和香港D https://www.hongkongd.com/ , 請Bookmark下來, 當你日後來香港時, 香港D會是你最好的旅遊小伙伴^^🇭🇰》
===========================
這篇文章其實有點來晚了,我還很記得4年多前那時候帶馬來貘和貓爵他們來深水埗,其中一站就是美荷樓,那時候美荷樓剛開沒多久,新鮮熱辣之時沒寫到,那時又新又便宜的全港首間在市區YHA旅館,以公共房屋為主題的體驗式博物館,還有懷舊的呼吸咖啡和呼吸士多,那時候基本上是深水埗的一個必去的景點,阿金是大推的,假如那時候po這篇文章一定會很多人讚的...
現在才寫美荷樓,總是有點人去茶涼的感覺,這裡都開了都差不多5年了,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美荷樓YHA旅館是香港CP值超高的省錢住宿之選,裡面的博物館開了這麼久大家也應該也去過了,呼吸咖啡和呼吸士多也轉手了...
那阿金還有什麼魔法令這篇文章寫得更好呢???
其實我沒有什麼魔法呢,哈哈,我也是很平實去用我本地人的角度去寫一下對這幢建築物的感覺而己... 就看看我的魅力有沒有令你對這個景點有興趣咯^^
【 美荷樓外觀 】
從嘉頓山上看下去的美荷樓,很明顯的看出一個H型的外觀,這就是香港現今唯一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了
** 以防有人不太了解徒置這個詞語,在這裡解說一下,徒置是遷徙安置的意思,香港5,60年代很多區都有徒置區,徒置區主要是安置那些受天災或火災而無家可歸, 甚至是家庭貧窮的市民而出來的房屋
也許你會很好奇為什麼進到美荷樓會一直看到41這個數字,其實41是石硤尾邨第41號的座號,美荷樓是整個徙置大廈群裡的其中一幢,裡面還會有41冰室,41士多,所以41就是美荷樓的代表數字了
橙色和米色的外牆配搭,展現了現代和懷舊共存的美感
在1950那年代,那時候的房屋建的都是只有6層高,我想那年代的人絕對不會想像到現在香港建的樓都是起碼4,50層樓高的呢 XDDD
黃色木門加拉鐵閘是香港公共房屋的一個標誌,超級港味der~~~
大樓的細節位,保留了原有的通風的窗口,現在很多舊式公共房屋都還是保留著這種設計的
用相機的視角去紀錄的話,美荷樓也蠻有氣勢的
假如從側面來看的話,藍光的玻璃窗顯得美荷樓也蠻有現代感的,照片右邊那座山就是嘉頓山了,是不是很矮呢,呵呵^^
晚上這裡會多了一份寧靜,這也是我喜歡這裡的其中一個原因
【 必知!美荷樓的故事 - 石硤尾大火】
來到美荷樓,有一個故事大家是不能不知道的,假如沒有香港這個歷史的話,就不會有美荷樓的存在,而且你也不會明白自己住在一座什麼樣的歷史建築物裡
以前這個位置是一個很大的住宅區,那時候這群房子全都是簡陋的木屋,就在1953年12月25日晚上9時,普世歡騰的聖誕夜晚上,其中一個住客不小心燃點火水燈時燒著了棉被,就這樣子,香港歷史上市區最大面積的火災就這樣發生了,這場稱為『石硤尾大火的』面積到底有多大呢?
官方數字是約16.6萬平方米,一幢美荷樓佔地6750平方米,大概25幢的美荷樓面積的火災(這個數字是阿金自己算出來的),看到這個數字就很立體讓你更震撼的感受到當年的火災實際上是有多大了,真不敢想像中25幢的美荷樓是巨大的火災呢!!! 光是燒一幢美荷樓已經很可怕了 (驚)
這場大火總共燒毀了2,500間木屋,5萬多名居民頓失家園,這是非常寵大的喪失家園的災民數字,就是這樣令當時政府建造了徙置區安置災民,這條邨就是『石硤尾邨』,石硤尾邨的第41座就是美荷樓了,而石硤尾邨就是香港第一代的公營房屋,成就了當年的香港公共房屋的政策改革,同樣改變了香港的面貌,香港人常說公屋公屋,說是說政府營運的公營房屋了
看完了這故事之後你會有點明白為什麼『美荷樓會被政府列入為二級歷史建築』了,不是他的建築設計有多厲害,而是他對香港的歷史性意義
當年第一代美荷樓的公屋月租只需要10塊港幣!!!
第一代公屋是為低下階層安置的住屋,那時候的人不是身不由己的話也不太願意住公屋的,因為公屋環境一般都較差,治安也是,很多都是一層幾十個住戶共用一個洗手間或洗澡的地方,雖然現在的公屋都有自己的獨立廁所和浴室,治安也變好了,但上一代的香港人都標籤公屋是低下階層的人所住的房屋,被視為社會上的Loser
但現在的香港,年青人都非常渴望自己能有資格入住公屋,有的甚至不升職加薪,更誇張的甚至辭工就是為了不過入住公屋的入息限額資格,排隊住公屋的人有幾十萬人,全因香港畸型的地產發展和公營房屋政策,樓價高不可攀,有些月租私人樓的價格是公屋的10幾倍, 30呎的只能放一張床的劏房,也要比公屋貴上幾倍,所以形成現在住到公屋才是人生的勝利組這麼奇葩的現象,我想上一代人是完全不會想像到自己的下一輩這麼神奇竟然會去搶公屋的呢~~~
在美荷樓旁邊的石硤尾邨22座也是還有居民在那裡住的,雖然這是有翻新的版本,如果想體驗一下香港第一代公屋的氛圍的話...
除了在逛美荷樓之外,也可以過去旁邊的22座逛一下,但千萬不要告訴人家是阿金叫你去的呢...
假如日後變成了一個拍照熱點的話,石硤尾邨民可能會想砍死我呢,雖然我也知道自己沒這麼大的影響力XDDD
說到這裡,不要說是國外人,甚至連本地香港人也會被搞矇,因為阿金明明在介紹深水埗,但一直在講石硤尾邨的故事...
也許你坐地鐵會知道有石硤尾這個站,但其實石硤尾也是屬於深水埗區的,深水埗是一個地方,香港18區其中一區叫深水埗區,地理位置來區分的話,深水埗區不只包括石硤尾,甚至遠至九龍塘站的又一城,左至長沙灣和荔枝角都是屬於深水埗區的,所以不要好奇阿金寫深水埗的時候為什麼會寫到石硤尾呢,呵呵
講了這麼多美荷樓的歷史和故事,我想大家已經睡著了吧 zzZZZZ
是時候說一下大家感興趣的東西了^^
【 CP值超高的 美荷樓YHA青年旅館 】
假如你是第一次出國旅行的話,應該不太認識,YHA和YMCA這種旅館,青年旅舍YHA是全球知名的旅舍組織,青旅, 旅館 , Hostel ,亦有人叫背包客棧;是一種針對旅友和年輕人的旅館業態,強調自助互助、實惠、不浪費,以社群生活和文化交流著稱。所有青旅都會提供多人間選擇,讓旅客共享同一房間,以節省旅遊開支;絕大部分青旅亦會劃出公用空間或小酒吧,便於客人交流,亦會安排集體活動,向客人介紹當地文化
先說價格最實際, 平日一間港幣才158,不算是香港最便宜,但看到品質之後才會覺得CP值很高了~~~
香港總共有7間YHA,也是唯一一家在市區的YHA,地點位置是7間裡最好的,其他都在效區和近效的地方
這幾年以來裡面的青年旅舍YHA也是超爆火的,就算阿金沒介紹他,他也是很多很多遊客的便宜住宿頭三位之選,雖然都開了幾年了但還是能保持又新又乾淨又便宜,四週的美食超多,距離地鐵站也只是7,8分鐘而已,坐幾站地鐵就到尖沙咀中環那些旅遊景點,難怪會有這麼多人喜歡呢~~~
阿金有住過其他國家的YHA和YMCA,非常懷念這種多人房上下舖床的,阿金也曾經是一個背包客Backpacker,曾經住過一家YHA的十人房,那次經驗真的是超級的經典,那次我們10個都互不認識之餘,還要是來自以10個不同的國家,完全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不同生活習慣和背景,但我們卻因為某些原因而集中共處在同一個空間,那次經驗令我深深感受到旅遊都是一場經歷,讓狹少的我們跳進這個大世界感受一下世界和人類的奧妙
就是這種上下舖的一個床位平日158港幣,可能有些人不習慣這種住宿,但要便宜又要私人空間的,哈哈,人生不要這麼矛盾好嗎XDDD
不想睡上下舖的,還有這種四人房的,一個人200塊!!!! 我第一次看到這照片也很驚訝呢,房間算是超大的了,假如四個人一齊住拿一間房的話就超划算了
除了這種適合單人背包客之外,還有更大的,我看過很多朋友在我這留言,都說香港飯店小到連打開行李箱的位置也沒有,沒想到YHA的房間大到可以開party呢,哈哈,但價格就要去到500多塊了,這價格划不划算就看閣下了^^
這個價格有這種浴室,其實有點不可思議呢,難怪大家都說這家YHA CP值超高
第一次去旅行的人一定會好奇跟這麼多的陌生人住在一處的旅館安不安全,其他的不說,YHA算是相對較安全的旅館
過了5年,大部份的設施都保養得像新開一樣
YHA裡面還有賣關於美荷樓故事的書呢 - 美荷樓記,一間Hostel可以出一本書,這應該很少見吧
旅館 Hostel 最獨特之處就是這些了,你會跟來自世界的其他角落的人認識,甚至成為好朋友
【 四十一冰室 & 四十一士多 】
曾經來美荷樓必去的一站 - 呼吸冰室,這也是一家我大愛的文青咖啡廳,但可惜前兩年已經轉手到另一家了...
以前的呼吸冰室都是非常有懷舊香港的擺設和氛圍,是非常多女生或文青來打咭呃like好地方呢,科科
現在翻新了之後叫四十一冰室,環境和裝修都跟以前差不多,只是少了以前那些更復古的擺設而已
以前我會推薦大家繞路也要來這裡坐一下的,現在就... 哈哈,是還可以來坐一下啦 (如果很有時間的話XDDD)
在四十一冰室的對面有這家四十一士多,以前這裡也是我超推薦的呼吸士多,但現在也變了四十一了,不再呼吸了...
以前有超多懷舊童年糖果和玩物讓大家參觀和選購的,現在不是沒有,但就是弱了很多,以前我會在這裡起碼能逛過15分鐘,現在可以一出一入不到3分鐘就出來了
以前我超推薦呼吸士多裡這張香港環島地圖做紀念品的,但現在我也不知道能在那裡買到了,真心希望41的老闆加油把41做得更好呢
夾在41冰室和41士多的中庭位置,這區域是公共區域,就算不是這裡的住客也可以來這裡坐的
像我這麼低級的人晚上可以買碗綠林糖水,再加幾串林昌記魚蛋,更變態的可以加碗文記車仔麵來這裡吃,在幽靜的環境,淡淡的微光,舒服的坐椅,可以慢慢邊吃邊談心,深水埗是很少這種地方可以讓你免費坐下來讓你邊吃邊聊天的好地方呢
溫馨提示: 記得說話要小聲一點,因為樓上就是住客的地方,吃完剩下的垃圾也要有公德心自己拿去掉喔,吃完還可以在這裡先拉個屎才走呢XD,我敢說全深水埗最好最乾淨的廁所應該就是美荷樓的這個了,呵呵 (阿金是不是低級到一點呢XDDDD)
如果是住客的話,他們可以坐這些沙發,住客的公共區域也是蠻大的
【 美荷樓生活館 】
如果不住在YHA的話,這個生活館應該會是你一個會來美荷樓的唯一一個原因了,我也知道香港的博物做得到都不怎麼樣,但個人覺得這個美荷樓生活館算是做得不錯的一個了
雖然官方叫這個地方做生活館,但有些人還是會叫他做展覽館,有些人又說是博物館,個人覺得生活館會比較貼切一點
整個氛圍不會像其他博物館很寧靜嚴肅,不會說教令人感到沉悶,整個生活館都充滿庶民港式的隨性味道
特別是小孩,他們都非常活躍,有些小朋友還又跳又跑,非常的頑皮,更特顯出這個博物館更生活和平民化
這個生活館真的是特別多家長帶小朋友來的,因為大人都會跟小朋友分享自己小時候的生活點滴,但小朋友真的會聽得懂嗎??
哈哈,我感覺小朋友看到照片上的公共遊樂設施很想玩呢,因為現在這一代都很少這種滑梯,繩網, 鞦韆了
裡面有舊居民的訪問以及生活上大小故事,也有大導演吳宇森分享了他在徙置區的童年生活
伯伯也蹲下來去細讀文字,看得出伯伯對美荷樓的歷史有多濃烈的興趣呢,也許他在緬懷童年歲月,人長大了才會明白歷史的重要性,有過去才會有今日的存在...
長型走廊設計展示當時興建石硤尾徙置區的歷史背景,以及昔日居民的生活故事
這裡可以看到很多香港舊時的物品
阿金小時候超愛玩的飛行棋和鬥獸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呢?
還有美荷樓的模型,讓大家從不同角度去感受以前徙置區和公屋的生活情況
展館另一趣味就是介紹了香港所有公營房屋的設計,除了美荷樓的H型之外,還有Y型, , O型, I型,井型, 口型, 十字型,哈哈,是不是超多形狀呢
也許我也是從公屋長大,所以看得特別津津有味,我在想是不是全世界只有香港的公屋才愛設計成這麼多不同的形狀呢,哈哈
【 100%港味真實體驗 舊公屋生活場景 】
展覽館分上下兩層,個人最喜歡他的第二層
這裡會讓你看到香港早期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百態、居住環境及社會文化
100%原汁原味真實還原以前的舊房子,讓你多角度和最實在感受香港人以前的生活,這裡完全可以令你置身50到70年代的徙置大廈的家庭裡,親身體驗昔日草根階層的生活
美荷樓生活館示範單位內展示的並不是道具,那些大型家具如碌架床、椅子和木櫃等,其實都是來自牛頭角下邨的
超過1200件的珍貴的歷史展品,珍貴不在於金錢上的價值,而是他見證了歷史的那份珍貴
歷史博物館是一種傳承,不去了解以前的舊東西,你是沒法真正能體會今天現有的東西
每個小細節都十分值得駐足細心觀賞
有一些老一輩的房子現在也是一模一樣的,紅白藍袋,痰罐,方形地磚,拉網椅... 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香港本土的味道呢
駱駝牌保溫壺,香港幾十年的本地品牌,經典到爆炸,這品牌阿金大推,這裡雖然是歷史博物館,但有些東西還是有持續到現在大家的生活裡的
一幕一幕將舊日公屋居民的生活重現眼前
這個就是徒置區時代的洗手間了,我這個"現代人"真的很難想像以前幾十個住戶(320個人)共用這個洗手間呢!!!
先不說衛生狀況,光是拉屎門也沒有門的日子我也很難想像了... 我在幻想我每天都看到鄰居拉屎的樣子,實在是太有趣了XDDDDD
阿金為什麼會覺得這個生活館做得很不錯呢,就是因為這裡可以體驗到香港舊式生活情懷和點滴
重點是這個展覽館是不用錢,費用全免的!!!
假如41士多和冰室做得更有香港情懷一點的話,阿金會大推美荷樓是深水埗必去的一站呢
美荷樓
港鐵深水埗D2出口,沿桂林街步行約10分鐘至大埔道。
地址:九龍深水埗石硤尾邨41座
電話:+852 3728 3500
網址:www.yha.org.hk
【 嘉頓山 】
住在美荷樓的話,那就千萬不要錯過他旁邊的後山 - 嘉頓山呢~~~~~
就正正在美荷樓入口前大概10米,這裡有一條晨運徑,這就是上山的方向了
只要爬大概10多分鐘的路就可以看到下面這些美景了...
早上
黃昏
晚上
這是阿金來美荷樓之後的指定動作,上嘉頓山,在這麼緊密的行程中上來停頓一下這繁忙都市的節奏,也許會讓你的旅程錦上添花呢
詳細的嘉頓山的介紹請看:
【深水埗 2_嘉頓篇】嘉頓山 & 嘉頓中心 - 港式情懷的浪漫
《🇭🇰 阿金最新香港旅遊及文化平台香港D已經正式上線!!! 必看!!! 2021年最新消息!!! 阿金耗時10年時間打造, 新平台有更多更深入的最新香港介紹, 全新設計令你更快捷更直觀找到你想看的香港資訊和故事, 請繼續支持阿金和香港D https://www.hongkongd.com/ , 請Bookmark下來, 當你日後來香港時, 香港D會是你最好的旅遊小伙伴^^🇭🇰》
===========================
深水埗景點篇連結:
【深水埗 1_主題街篇】大南街,鴨寮街,福榮街,採購天堂 & more
【深水埗 2_嘉頓篇】嘉頓山 & 嘉頓中心 - 港式情懷的浪
【深水埗 3_3C篇】黃金/高登電腦商場 - 港版秋葉縣3C天堂
深水埗美食篇連結:
【深水埗狂吃之旅1】平民美食天堂(20+間推薦餐廳無料大公開)
【深水埗狂吃之旅2】 我和星期天的約會(上)_新香園,合益泰小食,坤記士多,公和荳品
【深水埗狂吃之旅3】 我和星期天的約會(下)_聰嫂私房甜品,林昌記,添好運,甜入心
【深水埗狂吃之旅4】深水埗四大麵王- 文記,維記,劉森記...
【深水埗狂吃之旅5】 最終篇 (容記,愛文生,日旺,生隆,綠林...)
更多深水埗資訊,可以參考香港官網呢^^